你好,欢迎来到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官网!

电影表演艺术要追求德艺双馨、塑造美好形象

时间:2022年09月26日 来源:中国电影报 点击: 字体:

在金秋收获的美好季节,在举国上下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主办电影表演艺术“这十年”荣誉论坛,聚焦“这十年”优秀电影作品中的经典银幕形象创作,研讨交流方法,总结新鲜经验,坚持守正创新,弘扬行风正气,这不仅是对引领表演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促进整个电影行业和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十年”,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时代主题,是新时期各行各业的一个共同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电影事业和产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是新中国电影历史上值得认真总结并大书特书的“黄金机遇”十年。

从电影制片和产业发展回溯这十年,有几组数字能充分证明“这十年”的变化和发展。2012年生产拍摄影片209部,2021年生产拍摄740部。其中各项指标最高的是2019年,拍摄生产影片1037部,票房创下近650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近两年多来,受疫情影响,全球的电影产业遭受巨大冲击,中国电影克服困难,强势复苏,各项可比性指标连续两年领跑全球电影市场。2012年电影票房169亿元,2021年全国城市院线电影票房472亿元,同比增长131.46%,恢复至2019年票房的70%以上。其中最为引人注目和令人欣喜的是国产影片的单片票房在十年间屡创新高,单片票房突破十亿元是从2013年后才开始的,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98部上映的影片突破十亿元票房,其中国产影片68部,进口外国影片30部,国产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在66%以上。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巨片《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两部影片创下票房98.41亿元的历史性纪录,堪称电影史上的奇迹,《战狼2》、《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等影片也不断刷新各类市场纪录。票房突破30亿元的排行榜前十名中,有9部国产影片,只有1部外国影片。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依赖于电影事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影文化的广泛普及。2012年全国电影银幕数量为1.3万块,2021年全国银幕达到8.2万块,不到十年时间增长6.4倍以上,稳居世界首位并率先实现全数字化放映。电影制作的工业化水平、科技研发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党对电影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电影发展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政策优势、保障优势充分彰显。尽管现在仍然面对疫情防控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尽管前进道路上仍会有各种风险危机和困难挑战,但是中国电影人不忘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创造创新,有几代电影人赓续奋斗积累的雄厚产业实力和基础,有电影人的团结奋斗和责任担当,中国电影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的综合艺术,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代表一个国家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制作的最高水平。电影更是以形象取胜的艺术,经典的电影人物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标识。因此,在电影全产业链的综合比较中,电影演员的艺术创作是最为关键的重要环节。电影是以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讲述故事的,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电影艺术的核心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近十年来,电影表演艺术家们在弘扬主旋律的重点影片创作中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塑造出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象,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艺术画廊增光添彩。如电影《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英雄群像;《我和我的祖国》“三部曲”中以小见大、以情见长,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的家国情怀;《战狼》系列、《红海行动》中我军新一代官兵的英勇风采;《十八洞村》、《一点就到家》中脱贫攻坚的最美劳动者;《中国合伙人》、《奇迹·笨小孩》中改革创业的年轻一代;《中国机长》、《烈火英雄》中舍生忘死的救灾勇士;《守岛人》、《守边人》中平凡岗位的时代楷模;《中国医生》、《穿过寒冬拥抱你》、《你是我的春天》中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和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平民百姓……都热情讴歌了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生动反映了伟大变革中的社会生活,成为新时代中国银幕上闪亮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

电影镜头聚焦的是演员,银幕放大的是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电影表演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要求比戏剧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表演更加生活化、更加大众化、更加多样化,才能更真实、更生动、更可信地去表现各种各样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不同性格,展现人物的不同命运,从而揭示生活的内涵和本质,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是人学,电影也是人学。要塑造好人物形象,离不开演员自身实力、表演技巧的创作投入,更离不开演员的人品素质和思想感情的倾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文艺本身就有调动和激发人感情的作用,艺术大师罗丹有一句名言:“艺术即感情”。电影表演艺术是聚焦和放大感情世界的光影呈现,更应该努力做到:对人民有真情,对生活有深情,对角色有专情,对观众有共情。

对人民有真情。就是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正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真实的存在,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人都有血肉、有感情、有爱恨、有梦想,有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欢乐忧伤。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对人民真情热爱,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满怀真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在人民面前永远做小学生,做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永远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与人民同向同行,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历史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对生活有深情。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发现、挖掘、提炼,不断地在生活实践中探索、追求、创造。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脱离生活,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有抱负、有追求的演员都应该牢记“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真谛,自觉追随时代和人民的脚步,满怀深情地深入生活,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使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在创作实践中完美结合。

对角色有专情。就是对塑造的角色要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以专注的感情生活在创造的角色之中,以忘我的态度与艺术角色合二为一,不但要演绎角色的身体,还要进入角色的心灵。演员创造角色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劳动,创作过程需要导演、编剧、摄影、美术、化妆、录音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演员要以敬畏之心对待艺术创作,以赤诚之心对待各专业的合作,下真功夫,凭真本事,专情于塑造的角色。创作靠心血,表演靠实力,形象靠塑造,名声靠德艺,用心用情用功地塑造好人物形象。

对观众有共情。电影作品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引发观众的广泛共鸣与共情。一部优秀影片的艺术呈现,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靠演员的表演。演员传达的感情充沛、清晰,价值取向正确、积极,作品就能以情感人,被更广泛的观众接受,就会口口相传,引发观众的共情。演员在创造角色中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征服了观众,本身就是艺术效果,观众感染愈深,艺术表达就越优秀。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们动心动情,让人们的心灵受到洗礼,追求真善美的艺术会赢得最广泛的观众共情。

电影艺术不仅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是铸造人物灵魂的系统工程,电影工作者应该自觉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优秀的电影作品既能像火炬和号角,激发力量,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又能像春风和雨露,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要塑造优秀作品,首先要塑造好自己,崇德尚艺是电影演员人生必修功课和终身考卷。要把做人、从艺统一起来,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做人要德艺双馨,演戏要形神兼备。努力提高修养、学养、涵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演员的自身修养和品行如何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乎整部作品创作拍摄、发行播映的大事,是影响整个文艺影视行业风气的大事。要自觉守住道德底线,不碰法律红线,反对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庸俗、低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弘扬正气艺德,树立良好形象。要用自身德艺双馨的不懈追求,去努力塑造新时代人民喜爱的美好艺术形象。

(作者为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根据在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主办的电影表演艺术“这十年”荣誉论坛的发言整理)


上一篇: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
下一篇:电影创作要坚持守正创新 用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明振江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页面版权所有: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 本系统由北京华宇柏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开发和运维服务 京ICP备10019425号 联系电话:010-62260928